
9月5日,《光明日報》在《紅船初心》??婷婵l了題為《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文化活起來 生活更精彩》的文章,其中重點報道了陜旅集團旗下中國·周原景區依托地域文化資源,以多種形式推動周文化活化利用,讓游客深度感受周文化的豐富內涵和魅力。原文如下:
8月22日晚,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周文化景區露天劇場內,燈光漸暗,音樂驟起,大型實景演藝《封神演義·靈幻異譚》首演啟幕。借助科技手段,《封神演義》中的經典情節鮮活重現,西安游客張新宇興奮不已:“印象里岐山只是個地名,沒想到藏著這么多動人故事?!?/p> 三千多年前,周人遷徙至岐山腳下的周原,在此休養生息、勵精圖治,創造了璀璨的周文化。如何依托地域文化資源講好中國故事?岐山縣的答案是:做活周文化,建設文旅融合示范區。 今年暑期,來周公廟景區研學的團隊絡繹不絕,青少年身著周服、品嘗周食、研習周禮,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寶雞市第一中學學生陳永馳說:“周公勸誡兒子‘聰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記而守以淺者,廣’,讓我認識到謙虛謹慎是十分寶貴的品格?!?/p> ▲圖為學子們身著周服、研習周禮 近年來,岐山縣圍繞周公廟和鳳凰山,打造了集觀光、休閑、研學、餐飲等功能于一體的周文化景區,復原展示周代建筑、服飾和禮儀,并結合《封神演義》等推出多部實景演藝劇目,讓游客深度感受周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 盡管秋意漸濃,但岐山縣太平塔文化旅游街區依舊熱鬧。在街區內的岐山剪紙傳習所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徐引娣金剪開合、紅紙翻飛,頃刻間,一件靈蛇小品完成,引得前來參觀的市民游客連聲贊嘆。徐引娣說:“非遺得讓人看到、惹人喜歡,才能談得上繼承和發揚?!?/p> 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宋太平寺塔而打造的太平塔文化旅游街區,如今,不僅是全縣餐飲、購物、娛樂的聚集地,更吸引了岐山剪紙、泥塑、青銅器復仿制技藝等7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入駐,成為岐山非遺創作、展示、銷售的主陣地。2023年,太平塔文化旅游街區獲評為省級非遺特色示范街區,2024年,又被評為省級旅游休閑街區。 在五丈原諸葛亮廟腳下,岐山縣依托三國文化打造的水城·三國小鎮里,交互體驗劇《風起三國》精彩上演。游客體驗、特色餐飲、主題文創,形成觀演+消費+體驗的完整鏈條。2024年,小鎮累計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入選省級文旅體育消費“百佳消費新場景”。 以文化為魂、以創新為徑,岐山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同頻。未來,隨著更多文旅項目落地、非遺品牌升級,這片土地將讓千年文脈煥發更強生機。 中國·周原景區 中國?周原景區是國內首家全方位、多層次、互動式周文化展示體驗旅游核心目的地。景區位于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毗鄰《詩經》所指“鳳鳴岐山”的鳳凰山南麓,以中華周文化展示與傳承為核心,囊括周城(周文化展陳、游樂演義休閑)及周公廟、鳳凰山(文物古跡遺址探秘)三大區域,整體建筑布局及營建方式依循古代形制,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力圖還原三千年前周代故都建筑風格、民生景象,全方位立體展示周代歷史、人物、文字、禮樂、周易、青銅器、城市格局等周文化精髓,打造了大型史詩實景演藝《鬼方之戰》和大型實景演藝《封神演義·靈幻異譚》,形成集歷史古跡參觀、文化創新展示、親子休閑游樂、演藝互動娛樂、特色餐飲體驗于一體的多元化大型綜合景區。